朝鲜战争爆发后,举国皆知,人民解放军迅速组建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。在这场抗美援朝的斗争中,我国共派遣了超过百万的兵力,前后投入部队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。我们共同携手兄弟国家朝鲜,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为这段辉煌历史而自豪。
【但你知不知道,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也有无数朝鲜籍战士的身影,他们同我国军民一起,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我国领土的完整,帮助我们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,他们的功绩不应该被历史遗忘。】
【四野三个朝鲜师的来历】
朝鲜与我国东北相邻,自十九世纪末期起,两国间便有着紧密的联系。然而,在历史的漩涡中,朝鲜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,引发了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的局面。他们涌入东北边境地带,包括满洲等地寻求安宁。就在东北部分地区受到战火蹂躏后,日军再度出兵朝鲜本土,为了所谓的建设事业从朝鲜国内驱使大量百姓到东北成为苦力。这使得东北地区的朝鲜人数激增。与东北地区的中国同胞一样,他们面对着日本的暴虐与欺凌,艰难生活。这段历史充满了苦难与挣扎,是两国人民共同面对的挑战与困境。
正如俗话所说,压迫之下必有反抗。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民,亦曾遭受日本人的残酷统治。为了尽快脱离日本的束缚,重返祖国怀抱,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抗日武装力量。若要追溯朝鲜部队的起源,东北抗联时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起点。金日成、朴宗瀚、姜健等英勇将领在此时期崭露头角,成为抗联的重要人物。其中,金日成于1934年创建了朝鲜人民军,这支力量后来融入了东北抗日联军。他们的英勇斗争,为朝鲜的独立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抗日战争的历练之下,中国境内的朝鲜军队逐渐壮大。到了1945年,东北局整合了这些部队,将其重组为三个师,并融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。此举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力量与规模,展现了其不屈不挠、奋发图强的坚定意志。
【4万名朝鲜籍战士陆续回国】
在动荡的朝鲜半岛局势之下,随着紧张的局势逐渐恶化,于一九四九年四月,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肩负重任,将一封来自朝鲜劳动党的信件递交至毛泽东主席手中。这封信的内容,旨在请求将归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个朝鲜师归还给朝鲜政府。在这个过程中,政治态势和国际关系的紧张复杂状况得以深刻展现。
中央军委经过会议商讨,决定将驻守在沈阳的166师和长春的164师,共计两万余人及其装备全部平稳移交给朝鲜方面。由于156师正随同四野主力在南方投入战斗,故计划待作战结束后,再将该师移交给朝方。此决策展现了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协作精神,以确保前线作战顺利进行。
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,随着朝鲜半岛南北冲突的逐渐加剧,大战的可能性愈发紧迫。金日成再次向毛泽东主席发出电报,恳请中共将朝鲜境内的156师重新整合后归还朝鲜。同时,金日成希望中方能够帮助朝鲜顺利完成这支部队的整合与训练任务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中共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外交和战略考量,这不仅是对双方关系的考验,更是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的考量。
毛主席批准了金日成的要求,特命第四野战军迅速集结并整编第156师。随后,林彪将军在郑州将这支人数达一万五千人的队伍重新组织,创立独立第15师,师长由全宇担任。该师下辖四个步兵团,一个炮兵团,并设有工兵营、通信营、反坦克营以及警卫中队等直接隶属的部门。
在五十年代初,番号为一五六师的精锐部队自郑州出发重返朝鲜的元山。此行动标志着来自中国大陆的志愿军完全并入朝鲜人民军序列之中,同时也将这四野的三支朝鲜师正式推至朝鲜抗战的核心位置。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朝鲜人民军的重要支柱。
【朝鲜战争期间,朝鲜师英勇善战,近40%壮烈牺牲】
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正式打响。在战争初期,朝鲜人民军虽然兵力不足十万,然而有四万余名来自本土的四野朝鲜部队回国参战,他们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兵,成为了朝鲜人民军的主要力量。可以肯定的是,早期在朝鲜战场的胜利,完全依赖于四野部队所带来的精锐勇士。在这些战士的勇猛攻击下,韩军根本无法抵挡,被迅速击溃并溃散。汉城在短时间内被朝鲜军队解放,其中步兵第4师因其对汉城占领战的杰出贡献,被金日成特别命名为“汉城第四师”。这一荣誉的称号,正是对那些来自四野的英勇战士的最好证明,特别是他们中的第156师——正是这支部队赢得了战争初期的辉煌胜利。
朝鲜军队的表现尤为令人钦佩,他们几乎完整建制地消灭了美国的一支主力部队——二十四师。这一战绩在美国战争史上极为罕见,堪称一次罕见的失败。
在仁川登陆后,面对尚未参与战斗的朝鲜志愿军,美军面临极大的挑战。然而,朝鲜军队依然成为阻挡美军进攻的主力军。尽管他们人数较少且装备落后,但他们凭借着在四次战役中积累的战略战术和优秀的作战风格,英勇地抵抗了美军猛烈地进攻。这种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美军的推进速度,从而为中国志愿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他们不惧敌方的武装优势,坚定地坚守阵地,展现出非凡的战斗意志和英勇精神。
志愿军入朝后,朝鲜部队的士气得到极大鼓舞。他们紧密配合我军作战,协同作战取得了开城、金浦和凤岩里等战役的胜利。这些胜利得益于朝鲜部队丰富的作战经验,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斗能力和荣誉,因此得到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表彰。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,共同抵御外敌入侵,保卫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宁。
朝鲜战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,其残酷程度远超过历史上的其他战争。在这场战争中,朝鲜人民以劣势的装备,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,进行了顽强的抵抗,为了保卫家园,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。战后统计数据显示,参与战争的四万多朝鲜籍战士中,近四成不幸牺牲,另外约有五分之一被俘虏,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得以幸存。
【战后朝鲜师近万名官兵选择回到中国定居生活】
朝鲜战争结束后,因战争中人口损失严重,朝鲜政府大力倡导回国参战的官兵留在国内,投身于朝鲜的经济与国防建设事业,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宣传工作。我国有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朝鲜政府的劝导工作。尽管如此,仍有万余名官兵选择回归中国的生活。朝鲜政府意识到这些官兵对于国家重建的重要性,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,还是国家恢复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。因此,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,政府试图说服他们留下,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。而我国的也充分理解并支持朝鲜政府的立场,协助开展劝导工作,希望每位官兵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。然而,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,仍有一部分官兵选择了回到中国,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的家庭、生活考虑,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样重要。
这些官兵之所以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回到中国,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在中国生活,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。其中一些人的父辈很早就来到中国东北,并在那里安家落户,因此东北成为他们的出生地和故乡。他们的家人都在这里,他们也因此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内心归宿。
其次,许多人是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员,他们深信这是他们的最高荣誉。然而,如果在朝鲜生活,按照朝鲜政府的规定,他们必须更改自己的政党归属,从原有的中国共产党员转变为朝鲜劳动党党员。这一要求让许多人感到困扰和不安,因此他们选择返回中国。这一转变并不简单,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和反思。尽管如此,对于那些热爱中国和朝鲜两国的人来说,他们仍然希望能够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贡献。他们希望能够在两个国家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,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努力。
【中国妥善安排朝鲜师官兵,从此他们都有了幸福的生活】
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,东北局遵行中共中央的明确指导,对东北地区生活的朝鲜人群实施弱化其固有标签的策略。重点在于突出他们作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的身份,并赋予所有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中国国籍,使其享有与国内公民同等的政治权利。
因此,大部分朝鲜师的官兵已正式成为中国公民,他们回到祖国即是回到中国。即便存在极少数未拥有国籍的人员,他们回到中国后也会迅速获得国家的认可,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。
【这些回到中国的朝鲜师官兵,他们有的继续从军,有的做了工人,更多的成为农民,他们与其它民族的公民一起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,并在东北过着幸福的生活。】
【向四野朝鲜师官兵致敬!】
